山下出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努努書坊www.yyzj2010.com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有句俗話說的好……開了藥鋪,強過劫路。
開了銀行,比搶還強。
銀行!
這一天沒人知道李云和祖師爺商討了什么!
不是兩人故意避開眾人,也不是刻意留有伏筆,事實上當李云走到屋子角落里詢問祖師爺的時候,一大家子人探頭探腦都在豎著耳朵仔細的聽。
奈何,聽不懂。
啥叫貨幣流速???
啥叫宏觀微調???
愛摸一到底是啥?雞的屁又是什么?為何老神仙一臉悠然,李云反而滿臉震驚。
一大家子人聽的滿頭霧水,媳婦妯娌相互愣愣發呆,女人們發呆也就罷了,男人們同樣眼圈發直,就連剛被小野貓喊來的李世民也是雙目呆滯,可憐大唐皇帝這次終于沒能聽懂行業‘黑話’。
雖然聽不懂,但卻會觀察……
這絕對是一門超級產業,是一種神仙才能掌握的學問。
否則李云怎會滿臉震驚?要知道能讓李云震驚的事情可不多。
想必,這門學問李云以前聽說過,但是老神仙并沒有傳授給他。聽說過,所以才知道這門學問的厲害。沒傳授,所以再次聽聞才會變得震驚。
一大家子人瞬間腦補出了事情的原委。
可惜,無論他們怎么猜測,無論他們怎么眼巴巴看著,道童和李云仿佛看而不見,自始至終不曾給大家進行科普。
故而,這一天沒人知道李云和祖師爺商討了什么。
但是從這一天開始,渤海城里的百姓卻突然發現了兩件怪事。
……
第一件怪事!
先是國主的渤海國府鬧出大動靜,轟隆一聲巨響,院墻推倒一片,然后原地砌墻重建,竟然把好好一座國府分成了兩半。
曾經的國府正門同樣搬遷重建,建完之后照樣還是掛著國府的牌匾,門前臺階依舊,兩側立著門當,只不過屋檐之上的戶對重新進行了雕琢,有讀書人驚駭認出那竟是帝王級別才可使用的裝飾物。
至于另一半的國府,則又重新開了一座大門,這一半國府擁有兩棟大宅,格局剛好是一左一右。
半個月后……
一塊厚重無比的牌匾懸掛起來!
牌匾之上蒼勁有力八個大字,渤海李氏中央銀行。
渤海李氏?
中央銀行?
百姓們茫然不懂,大唐的官員們卻暗暗心驚,尤其那些世家門閥,更是深諳此道,有那家族執掌之人輕嘆出聲,聲音里飽含著說不出道不明的羨慕。
渤海李氏!
這是正式分家了。
從這一天開始,世人再也不能稱呼李云為大唐李氏,從這一天開始,世人應該稱呼他為渤海李氏。
分家的事情官員們能看明白,但是對于中央銀行仍舊滿腹茫然。
都能猜到這是一門產業!
可這產業到底干啥的哇?
陛下那邊沒個暗示,渤海國主沒個章程,就連一眾皇族嫡系,眾臣前去試探問詢的時候也是不斷搖頭。
越發弄的大家滿頭霧水。
直到又過了半個月之后,有人發現城西的居民坊市忽然多了一處門店。
這處門店開的冷清,開業之時幾乎沒人到賀,等到有人發現它開業之時,驚奇的看到這家門店牌匾十分眼熟。
渤海李氏銀行,渤海城西支行。
同樣是銀行,僅僅是名稱稍有變化。
華夏人有個習慣,見到古怪的事情總想看個稀奇,這家店鋪自打被人發現,立馬就口口相傳傳遍了全城。
連續三四天,門前圍著密密麻麻的人,潮水一般擁擠,喜傻了賣吃食茶水的小販。
可惜看熱鬧的人很多,竟然沒人進門問個明白,幾乎所有人全都伸長脖子,光是往里瞅著不動彈。
原因很簡單,是個人就知道這家店鋪有古怪。
牌匾上寫著呢!
渤海李氏銀行,這分明是李云的私人產業。
如果僅僅是私人產業也就罷了,大不了裝作買東西進去瞅瞅,可是眾人發現一個更加古怪的問題,這家店鋪里面竟然沒有一點貨物。
沒有貨物,那就不是賣貨的。
不像酒樓,肯定也不賣吃喝。
偌大一家鋪子里,僅有一個長長的柜臺,其余全是一排一排的小凳,看起來像是給人歇腳的地方,但是,誰會閑著沒事到李云的產業里歇腳?
大唐的官員們不會,世家門閥們也不會,不會的原因很簡單,他們不敢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惹到李云。
至于渤海的百姓雖然不怕李云,但卻在內心之中無比尊敬李云,他們倒不是不敢到李云的產業里歇腳,而是不愿意閑著沒事到李云的產業里添麻煩。
于是就造成了門前擁擠密密麻麻,潮水圍觀無人進門的奇特局面。
……
但是畢竟還有二愣子。
或者說是有人故意裝成二愣子……
... -->>